21
2025.04
蕲春籍医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:情系桑梓,书写医者赤子心
近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联合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,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专家、蕲春县人民医院特聘教授张卫兵获此殊荣。这一国家级荣誉,不仅是对他三十余年深耕医疗一线的高度肯定,更映照出一位蕲春之子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家乡、坚守初心的动人轨迹。 走出蕲春:寒门雏鹰的杏林远志   大别山南麓的蕲春县向桥乡,青山叠翠间流传着一个农家少年的学医传奇。1968年,张卫兵出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,贫寒的家境并未消磨他的志向,反而让“让乡亲们看得起病”的信念在心中扎根。中学时代,他背着母亲缝制的布书包,在煤油灯下苦读《本草纲目》;寒暑假跟随村医走家串户,目睹乡亲们因病辗转的艰辛,更坚定了从医的决心。1988年,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医学院(现武汉大学医学部),成为十里八乡走出大山的医学生。 五年苦读,他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的质朴:课堂上狂记笔记,图书馆里最晚离开,实习时主动承担重症患者护理。1992年,他以全优成绩毕业,放弃了更繁华的发展机会,选择加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,只为早日锤炼医术,兑现“回报家乡”的诺言。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,从普通医务人员到科室骨干,他用26年时间成长为湖北省泌尿外科学科的领军者,却始终记得出发时的初心——那个在蕲春田埂上立下的“医者梦”。  反哺蕲春:柒载不渝的周五之约   2018年3月23日,一个普通的周五,蕲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医生——张卫兵。这一天,他正式开启了与家乡父老的“周五之约”:无论寒暑,每周五准时坐诊,风雨无阻。这个约定的背后,是他对基层医疗的深刻洞察:“基层患者去省城看病,往返奔波不说,还可能耽误病情,我多跑一趟,就能让更多家庭少受累。” 初到家乡医院,他发现泌尿外科连基本的治疗室都没有,体外碎石、膀胱镜检查等常规操作都要挤手术室。他当即建议筹建治疗室,牵头引入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、输尿管软镜等先进器械,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。在他的推动下,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、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等新技术陆续开展,让蕲春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省级诊疗。2018年底,一场意外的伤医事件导致他住院治疗,中断了近一年的“周五之约”,但患者们自发寄来的 慰问信,让他在病床上坚定了回归的决心:“乡亲们需要我,这份约定不能断。” 康复后,他将中南医院的管理经验引入蕲春,推行三级医师查房制、分组诊疗模式,带出了一支技术强劲的人才队伍。2020年,蕲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获评“湖北省二级医院省级重点专科”,成为黄冈地区仅有的两家获此殊荣的科室之一。  扎根蕲春:多重角色里的初心守望 如今的张卫兵,身兼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嘉鱼医院院长等多重职务,却始终把“周五”留给蕲春。每周四下午,他在完成工作后,便匆匆踏上返乡路,途中,他或查阅患者病历,或规划科室发展,从未有过一丝懈怠。门诊室里,他总把患者的病情和随访计划放在心里;病房里,他手把手带教年轻医生的场景,成为医护人员心中的“医者剪影”。 作为管理者,他推动中南医院与蕲春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,经常组织省城专家团下乡,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。面对复杂病例,他搭建多学科会诊平台,让患者在县级医院就能享受“一站式”诊疗;针对基层人才短缺,他选派多名蕲春医生到中南医院进修,培养出一批本土骨干。即使在担任嘉鱼医院院长期间,他仍坚持每周五返回蕲春,用行动诠释“医者的根永远在患者身边”。  在张卫兵的日程表上,密密麻麻标注着他的日常行程安排,走过的城市和等待看病的患者。有人劝他“功成名就,不必这么累”,他却说:“你看这些患者,都是等过我门诊的乡亲们,他们等的不是专家,是一个蕲春伢回家的脚步。”从走出大山的追梦少年,到反哺桑梓的医学专家,他用三十年时光,将“励志从医”的初心,化作“周五之约”的坚守,更凝结成“扎根基层”的担当。 在蕲春县人民医院,张卫兵的故事早已超越个人荣誉,成为一面旗帜。他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医者,不仅要有妙手回春的医术,更要有情系桑梓的仁心。当每周五的阳光洒进门诊大厅,那个熟悉的白大褂身影准时出现,他接过的不仅是病历,更是家乡人民的信任;他坚守的不仅是诊室,更是一位共产党员对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终身承诺。这,就是张卫兵,一位从蕲春走出来的“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”,一位永远把根扎在故土的赤子医者。  
21
2025.04
黄冈市 2025 年度临床检验工作会暨基层检验质量培训活动圆满收官
10
2025.04
重磅!蕲春县人民医院成功独立开展经食道心脏彩超检查,患者告别“预约难”!
03
2025.04
3月28日,她生日与生子相遇......
3月28日,对于康小娜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 “祝你生日快乐……”今天,蕲春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内,一场充满爱意的生日会温暖上演。产科副主任游小勇带领医护团队,为18床产妇康小娜精心策划生日惊喜,用行动诠释“医者仁心”,让医患温情在病房里流淌。 康小娜因孕期治疗入住产科,医护人员在日常沟通中得知其生日临近。3月28日,康小娜喜得贵子,当天刚好也是她的生日。“住院也要有仪式感!”游小勇副主任立刻牵头,与医护团队悄悄筹备:定制生日蛋糕、构思祝福环节,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对产妇的关怀。大家利用工作间隙忙碌,只为在这一天送上特别的温暖。 生日当天,万盼护士长捧着蛋糕走进病房,医护团队围聚在康小娜身边,共同唱响生日歌。看到这份惊喜,康小娜感动不已。而这温暖的一幕,也让参与其中的医护人员红了眼眶。正如科室群里陈丽萍分享:“今天大家在病房为产妇唱生日歌,那一刻我都感动。”同事杨医生更坦言:“感动得流泪,真遭不住,太温暖了!”这份双向的情感共鸣,让医疗服务有了更动人的温度。 这场病房生日会,是蕲春县人民医院产科践行人文关怀的缩影。梅军华副院长作为产科负责人始终带领团队,不仅以专业技术守护母婴健康,更从情感需求出发,让医疗超越疾病治疗本身。从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到传递人文温暖,产科用实际行动诠释:医疗不仅是治愈,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。 一次特别的庆生,一段医患间的温暖记忆。蕲春县人民医院产科以爱为笔,在病房里书写温情故事,让每一位产妇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,让“生命守护者”的使命因爱而更加闪耀。  
03
2025.04
七旬老兵勇战病魔 蕲医团队妙手除顽疾
  在蕲春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,一面褪色的军功章静静躺在床头。79岁的退伍军人王某,用60年党龄和30年军旅生涯铸就的坚韧品格,与肆虐的病魔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斗。近日,蕲春县人民医院普外III(肛肠血管)病区成功为一名79岁高龄退伍军人王某完成高难度肛门肿瘤切除术。患者基础疾病复杂,手术风险极高,但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多学科协作,最终实现精准治疗,助力患者重获健康。     血色警报:老兵的生命倒计时 今年3月,王某因长期便血、消瘦入住我院肛肠外科。检查显示,这位曾上过战场的革命老兵,血红蛋白仅7g/L(正常值12-16g/L),肠镜及MRI提示肛门占位性病变。更棘手的是,患者冠心病史10年,糖尿病、高血压控制不佳,手术风险极高。 “患者是革命功臣,我们必须全力以赴!”肛肠外科主任王瑜知晓情况后掷地有声。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,医院迅速组织普外科、心内科、呼吸内科、营养科、麻醉科、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,全面评估手术风险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       生命突围:多学科协作织就“安全网” "患者有30年高血压病史,糖尿病也控制不好..."术前讨论室内,肛肠科王主任的手指在CT影像上划出一道精准的弧线:"肿瘤位于直肠距肛缘4cm处,必须保留肛门功能。"麻醉医师表示:"为保障老人安全,可采取俯卧位。"内分泌科医生补充道:"术前必须控制好血糖。" 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,麻醉与手术耐受性极低,团队最终决定在椎管内麻醉下行“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=肛门成形+痔切除+肛门镜检查”。 手术正式开始。"注意11点方向血管。"助手精准递上手术刀,闭合创口的清脆声响在无菌间回荡。当肿瘤完整剥离时,在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才放了一半——更考验技术的肛门成形术即将开始。    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保留完整。"王主任的声音带着欣慰。他像钟表匠般精细操作,用可吸收线在肛管内编织出完美的结线。最后一针缝线打结完毕,肛门镜检查显示吻合口光滑。"出血量少,生命体征平稳!"护士的报告让所有人露出笑容。 术中操作精细,完整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。术后给予抗炎、护胃、镇痛等综合治疗,患者恢复良好,未出现并发症,血红蛋白稳步回升,最终顺利出院。 三、重生礼赞:军功章见证生命奇迹 术后第10天,当王某在病房里颤巍巍地敬礼时,晨光正透过窗户洒在他胸前的军功章上。"当年在战场上,子弹擦着耳边飞都没怕过,这次躺在手术台上反倒紧张了。"老人握着王主任的手说,"没想到你们比我当年的侦察兵还细致。"     这场手术,不仅是肛肠外科团队的技术突破,更是多学科协作的生动体现。从术前精准评估到术中动态调控,从精心护理到术后快速康复,蕲春县人民医院用医者仁心为高龄患者撑起生命绿荫。 “感谢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!”王某在复查时激动地说。如今,他遵循医嘱定期复诊,生活质量显著改善。蕲春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团队始终秉持"生命至上,臻于至善"的理念,用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守护着患者的尊严与健康。    
1 13 14 15 16 17
查看更多